王林昌国画技法杂感(三)

logo

免费注册

名家艺术技法首页 - 美在新闻 - 名家艺术技法

王林昌国画技法杂感(三) 发布于:2015-07-03 12:19

文:王林昌



目前的中国画很难以一种准确、形象的语言,概括准确的描述,原来我们讲:恬静冲和、清高绝俗的书卷气,讲气势磅礴、庄严肃穆的庙堂气,讲出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山林气等,都不能囊括今天的中国画现状。也再很难用妙、能、神、逸四品再简单的定论。类似但不是!

     经济主流,全球同村,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化,外国的艺术很方便的流入和融汇,审美个性的独特,这一切的外部环境决定了今天的中国画是一个个性化、多元化的庞大复杂的体系! 

   尽管外部的环境是这样的,但中国画以毛笔、以墨为主调主色,加上创造和审美的长期性习惯性的发展、完善,以书入画的传统要求,这一切都是一个历史的沉淀和积蓄。不管用何种方法:丙烯色、油画色、水粉水彩色、手指头、油画工具、头发还是蕙草(记得好像是广东江门用草做的一种笔,专用国画书法)等。在宣纸上、在绢上、在布上,都离不开,千年深厚传统的审美体系的潜意识的作用和定位。“神似中国画”此论调姑且可以囊括目前所有称为中国画的画。这是一个宽泛的国画界定。在大范围、深层次、多角度的包容中,衍化、催生、完美国画本身的节奏、规律和生命!在这个大的架构和体系中,我们可以细分枝、细分类,再各各突击,最后合围,形成国画整体的完善和发展。没有一个大视野、高角度对国画的包容,难免会进入盲人摸象的局域!如有单搞水墨体验和试验的,一种试验状态的衍生品,自然会有各种方向、层次和视觉的可能。刘国松,台湾的,不用纸笔,也出来一种很有国画韵味的作品。还有利用布纹,类似蜡染等效果的,前几年的制作肌理效果、都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也有很成功的。

传统的深厚、博大,深入进去不易,跳出来更难,李可染当年就此话题,谈过很多的。深入沉下心,可能要花费一个人一生的时间、精力,也不见得会一定有所突破。但对传统不了解,就妄言创新,又难免海市蜃楼之感!加上经济社会的主流,向钱看的潮流本身,就搞的人们很浮躁,别说5日一水,10日一石,就是半天一张画,都嫌慢。更别说死抠局部,(这也是种精神!)。玩具象,超写实,看怎么看这事!找多个场景,几张照片,加上后期暗室特技、电脑制作、超实模拟,照片贴皮等,把写实的国画,和他们并一块,效果不言自明!中国画真的好难!就多种手法做出了的画,讲成本讲效益,加上人工,国画和他们比,那差的更远!

格俗、韵俗、气俗,笔俗,俭俗,媚俗,俗气匠气,最早的这几个俗论,来看今天的市场画!呵呵,中肯中的!火气,草气,死气,邪气,雕琢气,比比皆是!随便就能拿出很多很多的。

中国画的发展,环境本身,创作者个体,审美参与者,社会素质的普遍提高,都是相差相通的。价高不等于艺术性就很强!世界国宝级的精品,如《蒙娜丽莎的微笑》,除了画本身的水准,我觉得其艺术价值更多的体现在审美参与者,在超重金面前的超水平的二次创作的一种共鸣或者是一种敬畏或别的什么感觉!皇帝的新装在现实中穿出去的真是很多,新装也仅由 “皇帝”穿,人们才首肯的!呵呵,跑题了!反过来,价低的也不见得艺术性就差。梵高的油画不也曾铺过踏脚吗?

官本位思想对中国画的影响太大了!姑且不论吴冠中的说法是否偏激,但至少提出了一个角度、一个层次,至少提出了一个问题,从古代就有在朝在野的说法,如清四王四僧,若从价值论,二个艺术价值、货币价值,几百年后的今天,结果不也很明显吗?

听说国外的艺术家要生存,都是拼了全力的,否则职业画家,温饱都是个问题!所以市场选择了艺术家!全国不同地出现画家村落,类似最早的圆明园,今天的宋庄等,概括而论,是否也有在野在朝的两个主流并存?


全国美术学院更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年的科班出身的更多,大胆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各级美协,官办画社,结果会怎样?艺术类考生是否也会千军于一独木桥?

有时内成(土生的国画家),根于传统,结茧破茧成蝶,是一件苦差事!靠功力、时间、精力,长年累月的体悟积累!也有外成者,天分、顿悟,识见高者自成,都不乏其人!内成之齐白石、李可染,外成如潘天寿、林凤眠等等,老调了,六祖慧能,字不识经不读,事不同神却相通。一个道理,在假说,老庄二人,如果画中国画,会画出怎样的画?什么样的画?孔子呢?毛泽东以书,书法那也是艺术。希特勒、丘吉尔据说当年都曾画过画,呵呵,扯远了!画是世界通用的语言,远比世界语或者英语等直接了当的多!一幅画面前,不用说什么,将国籍,很多类似的人类感情,会自然而然的流露而出,产生震撼的力量,去沟通人们的情感!

或说,小人习其技,君子通其神,大师画面笼罩的是一种神秘神妙的气氛氛围,现在社会讲人人平等,那么大小,小人君子可以说是一种境界,眼界的差别了!“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为神,充实而有光辉者大!”孟子说。有时觉得,画,特别是国画,更多的价值体系在看画的人二次性的审美再创造!如果不告诉他是谁的作品,他会看出很多吗?如果告诉他是价值千万的画,又会看出什么来呢?

学手艺学技法,用笔用墨都要耗费多年,也不见到能登堂入室明了国画,上升到国画的点线的质量要求,又高出了一个层次!要到达“出新意于法度,绝出笔墨畦径之外!”,非得从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领域脱层皮,来脱胎换骨不可!技尚可学而神却难得!呵呵,拼生活积累拼学养的时候到了。技法、识见都高了,也就“无所从来,亦去无所去,故名如来”的高层!也就有了肉眼、天眼、慧眼,远点说,中国传统的“道释儒”是意识,特别国画精神领域一个很高的山峰。“不可刻意而工,为最巧!”笔墨识见俱老入境,自可如同庄子一般,逍遥一游了!“圣人灭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可以说游昆仑,涉太虚,游恍惚之庭了!

总觉得,简单的说,国画境界是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境界。掌握了笔墨技法和手段,下一个就该领悟啥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贾又福教授一直很努力,尝试从道从儒释,即哲学的角度去驾驭国画山水! 

杂谈杂想很多,一直在相:想概观定论国画,确实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这就是为什么克隆的多,而原创的少!行画泛滥成灾了!别小看这种功夫,当年日本二战后,就以模仿而入创造,成经济大国的!关于国画的思考,总觉得不入其门,千头万绪,找不到本质性的概念或者定义!如果能同哲学一样,在物质意识概念的基础上,建起国画艺术帝国的大厦,那该是何等快意的事!


本文美在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合作伙伴

热线电话:400 990 6632(7x24小时) 客服QQ:2764593604

©美在网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工信部备案 沪ICP备14039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