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林昌国画技法总结

logo

免费注册

名家艺术技法首页 - 美在新闻 - 名家艺术技法

画家王林昌国画技法总结 发布于:2015-06-25 16:51


国画乱弹(原创)---王林昌

     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是一种情绪、情感,直白些,画是一种感觉,一种气氛,或者说,找的是一种感觉、一种体会,是心灵而动的山水载体,其山水应已人格化,灵动化,是天地合一、天人合一的山水,国画也不例外。

一块草地高坡,满山遍野的小花小草,裸石若有苔藓,石积土处多有茂密的小草,石缝处有盈尺小树,细笔线乱皴,或网破乱结盖覆石面……等尝试,都有一种画面的真实感。画史上名目繁多的各种皴法,其真谛都在实实在在的自然山体中。而成功的名画,在于有法而无法,无法而有法,笔墨真实不一定现实真实,有时相去甚远!是自然美的集中、概括、夸张、变形。再逼真的雄笔也难描尽自然的丰富和生动。要再逼真,一架照相机足也,何须劳神画笔?摄影艺术对具象、对写实画是一个威胁或者更高的垫脚石!一些大师多提倡师法自然。自然是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退一步,绘画,也是在激昂、奋进的生活中,沉于自然及其山水花鸟中的的修身养性之途。

水急无鱼,太迷信太虔诚了,也会迷失真谛!洁癖成疾,会影响生活。而我觉得:自然的真实整体给人的感觉是乱,美中不足,是遗憾!所以要通过绘画,乱中求趣、求神、求韵求味求解脱。表达对自然真谛的领悟。传达自己的心声,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求乱求画外弦音。大器不雕,乱中求神,技巧、技法在这里成了细枝末节。事实上,一幅成功的、撼动人们灵魂的画,给人的第一眼第一感觉是他画中内容所要表达、宣传倡导的内容。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是自然、社会、情感、人生,主观的聚中和概括。生动性和可观性仅为载体,意外弦外之音。

国画发展到今天,已呈多元化,纵横方向都有发展。你可以走传统,象黄宾虹,在数千年传统的高度上,可以从内向外突破;也可以走新潮,由外向内攻击,国外的艺术、文艺复兴,如油画、日本画等,象林风眠。这些都有成功和突破的实例。谁抓住了读者,震动了灵魂,谁就抓住了画的真谛、画的本质。而画的形式仅为次要的,灵魂、主题、思想、内容永远占第一位,不能买椟还珠!或有拜师、临摹、写生—变化取得突破;或有以悟性、情感、理性、思考,打破传统取得成功的;或有研究国画本身的程式、符号、模版等,以这些游离状的程式,加进现代感觉,形成新的思维和视觉效果,取得画面的平衡和冲击力,陈平、赵卫的画很现代,但也有传统的东西在里面。

思维应有深度、广度和远度。造诣深厚的画家,不能陷于局限——自己的局限、自然的局限和传统的局限,还有一些个人的思维定式和用笔习惯等局限。一些大家,常以大笔触泼墨打底,然后远淡近浓的勾皴擦染出复杂的层次和结构来,再加点加远树杂草,画幅稍干,再以散锋相势开醒整理,取得厚重苍润感,如孙克纲画法。黄宾虹敢于大片留白,也敢把画面画的很满很密很实,墨上皴色,色上皴墨,用石青石绿干皴干点,乱的丰富、意外和大器、大气,加上书法、骨法用笔,其老辣、苍劲、浑厚感咄咄逼人。就像武术,站桩苦功深,招式和技法,怎么发挥都成套路,都能自圆其说,开派立宗,自成一格。

看真实的自然,都大气、不序,其实是乱。可谓乱到极点。丰富、苍茫、厚实、立体……没有一点空白。流水、行云,也是很实在的东西,日本画中的云、雾、雪等,好像就是用白粉喷出画出的,不象国画,以黑求白,用留的方法!习惯、传统不同,画法自然不同。画内功夫画外求,读书万卷,路行千里,自会悟出一些门道的。

我们知道写生的过程,本身包括章法、技法、疏密和气韵等问题。写生过程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强调主观,难免会带上抽象性,这是对自然真实的乱的一种序化、美化、和内容形式和谐统一的抽象化。一幅画,包括诗、书、画印,有的画还会有抽象的符号、一些精神、激情类的东西,或者后来作者也不明白的一些笔墨、具象。如王羲之酒醒后,对自己《兰亭序》的审视和复原,都不能达到那种状态和美感,就是一例。一些游离的程式、一些标签之类的,代表一些独特的、个性的精神状态,如果不能和读者共鸣,那么这些标签、符号,就会形成一种隔、另类、陌生的感觉。或者体现出,本身就是一个乱的感觉。如果能乱的和谐而美,乱的丰富统一,诸多因素统筹兼顾,成为无懈可击的整体,就会散发出美感来的。

乱是自然和世界最根本的现象,大乱大治,自然在乱中表现的毫发毕现,我们也在乱嘈嘈的自然中找到自然的实质和核心,乱中出新意、出神奇,乱能开拓新的思维、新的画意、画境,乱更能直接的、痛快地表达自己的激情、感受和对自然的领悟。乱是现象,万变不离激情和自然的本质。乱画须拢得住,以自己的学养、悟性。干笔湿皴,湿笔干线,随物赋类,让自然传我之神,不拘一格,率性涂抹,倒显出一些情趣来,显出以情胜、以自然不做作胜、以大气淋漓胜!以游离的程式、符号,开拓出大气不拘、磅礴潇洒的新风来。一些大师,画到最后,渐渐地没有了雕琢气,率性而灵动。石鲁、傅抱石、李可染、吴冠中、黄宾虹、谢稚柳……等等大家,那个画,眉清目秀?甜俗发腻?这种以情用笔的乱,以超常的姿态和灵性,超脱了琐碎的现实,暗合了艺术的变形、夸张等规律。也和自然合拍。

先进入传统,再从传统中出来,李可染都强调采用最大的、极大的气力、精力和勇气。为什么?很费劲的!不但要理解、还要变成自己的,消化吸收,有留有抛才行!

画类比起来,我感觉不太象小说,更多的象诗!那种跳跃、灵动和激情!读书、读画册、读诗、写生、行路万里,一支笔一张纸,一瓶墨,就去画、去写自己真真动容动心的真情实感。去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路。尽管画有时笨拙但生动感人。这比千人一面、美人无神无韵、不断重复别人的美要强很多的。有时,书本、画册,还有自然,往往会牵制笔墨和手脚。这时左右冲突,前后进攻,乱开炮乱点火,有时倒也能发现一些真谛和本质。强调自己的东西,主次分明,自会凝结成自己的风格。用“乱”的武器狂呼烂炸一下传统,破一点破一些,或许更能立一点立一些,不破不立吗?!辩证法的矛盾论的核心就是这么一回事!


国画中有许多相辅相成、矛盾而又统一的矛盾体:黑白、冷暖、阴阳、疏密对比,软硬、藏露、湿笔干笔、浓淡墨色,用笔用墨的相互浸润,突出的主体、主题与烘托的次体,山水的布势,人物、房舍、特定风情的点景,留白成云成雾成河与大片的泼墨泼彩,人物画中,男人裸体多见阳刚、粗糙、魁梧,博大浑厚的阳刚美(如石鲁人物画背部肌肉的特写)。女人裸体多求妩媚、柔滑、身材灵巧轻盈或含蓄的性感。张仃的焦墨山水,以焦墨内在的飞白、沙笔(形成的淡、白、虚)与浓、重墨的对比等。在绘画实践中还有许多:创作中的冷静与激情、抽象与具象、主题与环境、题材与内容,每一个名词,都会包含许许多多不同层次的矛盾体。

国画太抽象了,易空洞,太具象了没味,具象中抽象,抽象中具象,都有一个合理和度的问题,就是对立的矛盾怎样统一的问题。点面的对比通过线的过渡:王文芳宣纸全打湿,墨笔皴擦,在朦胧模糊的抽象中以响亮的色和紧要处的骨线达到了整个画面的均衡统一;张仃的焦墨山水,以淡淡的赭石,在紧要处提几笔醒心;李可染以黑积白,以山水之势之情,表达民居民室的祥和及与自然的和谐(且多来自实际的房舍,非程式化的那种);大家的山水的点景之物都很费心机的——房、人、动物都是如此的,很生活化的。石鲁曾倡言:山石即人,人即山石的观点。也是对抽象与具象怎么合拍、和谐的一种观点。

好的、成功的画,都是体现辩证法最充分的:多样而又统一、丰富而又鲜明集中。白雪石有时大笔长线纵横交错画山石、树木,陈履生三角山形,简单中求复杂,姜宝林多以线。拙朴中求韵求味!

说到底,画不就是点、线、面的排列组合,黑白灰的统一吗,不过如此!这基于写生、自然,又是对自然的概括和提高!画应以视觉的真实和美为度,不能等同照相机和摄影艺术!笔墨是画的血肉,佐以其他的矛盾统一,产生了绘画的意境和灵魂。

写生中常有长短线结合表现质感,线皴墨彩墨韵结合以求生动的感觉、感受!(当然也有主要以墨彩、墨韵求神求味的如沈柔坚)。事实上,一株茂密的梧桐树,线型的枝干穿插和梧桐大叶似的泼墨的神采交融,这一点在人们常见爱画荷花中体现最为分明。荷叶的泼墨和荷杆的用笔,点以鲜红或白色的荷,分外可目。

不管什么题材的画,画应为统一的整体,各个部分应相互交融,有机组成,而不能脱节。如山水画,全画的山质、云雾所形成的气氛仿佛为点景的人、房舍服务,又仿佛特定的精彩的人、房、桥等为山水服务,相互交融、相互提神,形成一种赏画所产生的美!作者也都使出浑身的解数为达到这一目的。即作者通过整个画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就是诗句:“触目千万朵,赏心一两枝”!逼真的山石、新鲜的色彩、新颖的结构、技巧,大气的章法,都是一种气氛、氛围的营造,都是让人激动起来、感动起来,又把人们的视觉引向一处,成为永久的记忆,这一出、两处感心动人的就是全幅画向此集势蓄力的结果,也是作者匠心和费劲之处。此处的 “神”要求别处的“形”——形散神不散!千条河流、支道,汇成长江、黄河,滚滚撼人!又汇入东海,海洋才是目的、归宿!——博大、浩渺而深沉,如人生!

反回来又说到画,就是通过画中的形象、营造的氛围,去占有人们看画时的中心、视觉、感觉重心、中点!由此画起,一开笔便气势气韵非凡!也可以山石画起,也可以以云烟、点景的人或物或树画起。石鲁的《华山苍龙岭》一触目就是光秃秃的硬、力、势聚全的岭体!触目处用笔、用色一般最重、最醒目、响亮!别处或虚或实向此处积势用力!不能喧宾夺主。上下以密实、简单、或虚幻,出人意料外,左右因势布以云烟、树雾。树老劲可枝干繁密,苔点纵横,但须少叶,或一两树枝干简单而墨重而叶密繁,树繁茂处石简,石繁处树简,再衬以点、色、墨、彩,或浓或淡皴擦会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

表现在构图上,被表现的主题往往被组织成某种几何形:三角、多边形、园形、或S形等,使她能够给人一种突出而完整的视觉印象,主物,大多数作者都是把他们放在能够引起鲜明的视觉、感受的最佳位置。如上下左右的黄金分割,0.3或0.7线的切割。总之给人一种主体突出、自然而又安定的完美的印象!

国画的原则、原理也符合自然、社会的辩证法,因为画本身就是自然、社会的反映,来源于自然,也来源于社会!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是一种情绪、情感,直白些,画是一种感觉,一种气氛,或者说,找的是一种感觉、一种体会,是心灵而动的山水载体,其山水应已人格化,灵动化,是天地合一、天人合一的山水,国画也不例外。

一块草地高坡,满山遍野的小花小草,裸石若有苔藓,石积土处多有茂密的小草,石缝处有盈尺小树,细笔线乱皴,或网破乱结盖覆石面……等尝试,都有一种画面的真实感。画史上名目繁多的各种皴法,其真谛都在实实在在的自然山体中。而成功的名画,在于有法而无法,无法而有法,笔墨真实不一定现实真实,有时相去甚远!是自然美的集中、概括、夸张、变形。再逼真的雄笔也难描尽自然的丰富和生动。要再逼真,一架照相机足也,何须劳神画笔?摄影艺术对具象、对写实画是一个威胁或者更高的垫脚石!一些大师多提倡师法自然。自然是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退一步,绘画,也是在激昂、奋进的生活中,沉于自然及其山水花鸟中的的修身养性之途。

水急无鱼,太迷信太虔诚了,也会迷失真谛!洁癖成疾,会影响生活。而我觉得:自然的真实整体给人的感觉是乱,美中不足,是遗憾!所以要通过绘画,乱中求趣、求神、求韵求味求解脱。表达对自然真谛的领悟。传达自己的心声,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求乱求画外弦音。大器不雕,乱中求神,技巧、技法在这里成了细枝末节。事实上,一幅成功的、撼动人们灵魂的画,给人的第一眼第一感觉是他画中内容所要表达、宣传倡导的内容。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是自然、社会、情感、人生,主观的聚中和概括。生动性和可观性仅为载体,意外弦外之音。

国画发展到今天,已呈多元化,纵横方向都有发展。你可以走传统,象黄宾虹,在数千年传统的高度上,可以从内向外突破;也可以走新潮,由外向内攻击,国外的艺术、文艺复兴,如油画、日本画等,象林风眠。这些都有成功和突破的实例。谁抓住了读者,震动了灵魂,谁就抓住了画的真谛、画的本质。而画的形式仅为次要的,灵魂、主题、思想、内容永远占第一位,不能买椟还珠!或有拜师、临摹、写生—变化取得突破;或有以悟性、情感、理性、思考,打破传统取得成功的;或有研究国画本身的程式、符号、模版等,以这些游离状的程式,加进现代感觉,形成新的思维和视觉效果,取得画面的平衡和冲击力,陈平、赵卫的画很现代,但也有传统的东西在里面。

思维应有深度、广度和远度。造诣深厚的画家,不能陷于局限——自己的局限、自然的局限和传统的局限,还有一些个人的思维定式和用笔习惯等局限。一些大家,常以大笔触泼墨打底,然后远淡近浓的勾皴擦染出复杂的层次和结构来,再加点加远树杂草,画幅稍干,再以散锋相势开醒整理,取得厚重苍润感,如孙克纲画法。黄宾虹敢于大片留白,也敢把画面画的很满很密很实,墨上皴色,色上皴墨,用石青石绿干皴干点,乱的丰富、意外和大器、大气,加上书法、骨法用笔,其老辣、苍劲、浑厚感咄咄逼人。就像武术,站桩苦功深,招式和技法,怎么发挥都成套路,都能自圆其说,开派立宗,自成一格。

看真实的自然,都大气、不序,其实是乱。可谓乱到极点。丰富、苍茫、厚实、立体……没有一点空白。流水、行云,也是很实在的东西,日本画中的云、雾、雪等,好像就是用白粉喷出画出的,不象国画,以黑求白,用留的方法!习惯、传统不同,画法自然不同。画内功夫画外求,读书万卷,路行千里,自会悟出一些门道的。

我们知道写生的过程,本身包括章法、技法、疏密和气韵等问题。写生过程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强调主观,难免会带上抽象性,这是对自然真实的乱的一种序化、美化、和内容形式和谐统一的抽象化。一幅画,包括诗、书、画印,有的画还会有抽象的符号、一些精神、激情类的东西,或者后来作者也不明白的一些笔墨、具象。如王羲之酒醒后,对自己《兰亭序》的审视和复原,都不能达到那种状态和美感,就是一例。一些游离的程式、一些标签之类的,代表一些独特的、个性的精神状态,如果不能和读者共鸣,那么这些标签、符号,就会形成一种隔、另类、陌生的感觉。或者体现出,本身就是一个乱的感觉。如果能乱的和谐而美,乱的丰富统一,诸多因素统筹兼顾,成为无懈可击的整体,就会散发出美感来的。

乱是自然和世界最根本的现象,大乱大治,自然在乱中表现的毫发毕现,我们也在乱嘈嘈的自然中找到自然的实质和核心,乱中出新意、出神奇,乱能开拓新的思维、新的画意、画境,乱更能直接的、痛快地表达自己的激情、感受和对自然的领悟。乱是现象,万变不离激情和自然的本质。乱画须拢得住,以自己的学养、悟性。干笔湿皴,湿笔干线,随物赋类,让自然传我之神,不拘一格,率性涂抹,倒显出一些情趣来,显出以情胜、以自然不做作胜、以大气淋漓胜!以游离的程式、符号,开拓出大气不拘、磅礴潇洒的新风来。一些大师,画到最后,渐渐地没有了雕琢气,率性而灵动。石鲁、傅抱石、李可染、吴冠中、黄宾虹、谢稚柳……等等大家,那个画,眉清目秀?甜俗发腻?这种以情用笔的乱,以超常的姿态和灵性,超脱了琐碎的现实,暗合了艺术的变形、夸张等规律。也和自然合拍。

先进入传统,再从传统中出来,李可染都强调采用最大的、极大的气力、精力和勇气。为什么?很费劲的!不但要理解、还要变成自己的,消化吸收,有留有抛才行!

画类比起来,我感觉不太象小说,更多的象诗!那种跳跃、灵动和激情!读书、读画册、读诗、写生、行路万里,一支笔一张纸,一瓶墨,就去画、去写自己真真动容动心的真情实感。去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路。尽管画有时笨拙但生动感人。这比千人一面、美人无神无韵、不断重复别人的美要强很多的。有时,书本、画册,还有自然,往往会牵制笔墨和手脚。这时左右冲突,前后进攻,乱开炮乱点火,有时倒也能发现一些真谛和本质。强调自己的东西,主次分明,自会凝结成自己的风格。用“乱”的武器狂呼烂炸一下传统,破一点破一些,或许更能立一点立一些,不破不立吗?!辩证法的矛盾论的核心就是这么一回事!




本文美在网版权所有,转载者需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合作伙伴

热线电话:400 990 6632(7x24小时) 客服QQ:2764593604

©美在网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工信部备案 沪ICP备14039525号